目的 总结应用2枚克氏针经髓撬拨复位髓内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13年5月-2015年4月,应用2枚克氏针经髓撬拨复位髓内固定治疗32例第5掌骨颈骨折患者。男31例,女1例;年龄17~42岁,平均24.6岁。均为握拳锤击外物致闭合性骨折。受伤至入院时间0.5~7 d,平均1.2 d。影像学检查示,掌骨头无骨折,骨折有明显侧方移位、掌侧移位。
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3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4.2个月。2例术后复查X线片示掌骨头向远端分离移位,行手法复位;其余患者均于术后4~6周拔除克氏针,平均4.4周。骨折愈合时间10~13周,平均11.3周。术后3个月患侧掌指关节活动度为(85.719±4.136)°,与健侧(87.250±2.36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12,P=0.065)。第5掌骨头无塌陷、小指无旋转畸形。
结论 采用2枚克氏针经髓撬拨复位髓内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创伤小,操作简便,术后无需石膏外固定,可以早期活动掌指关节及腕关节,手部功能恢复较快。
Citation:
郑加法, 李宏志, 宋秀锋. 微创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 Chinese Journal of 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16, 30(5): 651-652. doi: 10.7507/1002-1892.20160130
Copy
Copyright ©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Journal of 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of West China Medical Publisher. All rights reserved
1. |
孙涛, 王海立, 朱燕宾, 等. 2003年至2012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 医院成人掌骨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4, 16(7):603-606.
|
2. |
易传军, 吕厚山, 田光磊, 等. 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 中华手外 科杂志, 2009, 25(6):369-372.
|
3. |
王澍寰. 手外科学. 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269.
|
4. |
潘勇卫, 栗鹏程, 朱瑾, 等. 顺行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第五掌骨颈 和头下骨折. 中华外科杂志, 2006, 44(24):1689-1692.
|
5. |
张立山, 潘勇卫, 田光磊. 顺行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第四、五掌骨 骨折的解剖入路研究.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10, 26(2):67-70.
|
6. |
张立山, 潘勇卫, 田光磊, 等. 顺行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掌骨骨折 的生物力学研究. 中华外科杂志, 2010, 48(8):606-609.
|
- 1. 孙涛, 王海立, 朱燕宾, 等. 2003年至2012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 医院成人掌骨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4, 16(7):603-606.
- 2. 易传军, 吕厚山, 田光磊, 等. 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 中华手外 科杂志, 2009, 25(6):369-372.
- 3. 王澍寰. 手外科学. 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269.
- 4. 潘勇卫, 栗鹏程, 朱瑾, 等. 顺行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第五掌骨颈 和头下骨折. 中华外科杂志, 2006, 44(24):1689-1692.
- 5. 张立山, 潘勇卫, 田光磊. 顺行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第四、五掌骨 骨折的解剖入路研究.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10, 26(2):67-70.
- 6. 张立山, 潘勇卫, 田光磊, 等. 顺行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掌骨骨折 的生物力学研究. 中华外科杂志, 2010, 48(8):606-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