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Keyword
"心理" 187 results
-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5月65例确诊为乳腺癌并行根治性手术患者,对其围手术期的心理问题进行评估,并通过有效沟通、鼓励与支持、提供科学方法、充分调动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等手段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
结果经干预,患者的心理问题得到了疏导,能主动配合治疗,健康指导依从率高,患侧肢体淋巴水肿发生率1.54%,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重返社会。
结论重视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对于完善护理人文关怀,促进患者全面康复、重返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
目的:了解门诊乳腺科患者对乳腺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心理状态,以便在护理工作中为患者做针对性的护理指导。方法:面对面调查法,患者自愿的方式。结果:428例患者中,272例(63%)不知道乳腺疾病相关知识,377例(88%)患者不知道乳腺自我保健,355例(83%)患者不知道乳腺自查的方法及时间;正常心态仅63例(15%),85%的患者存在焦虑、烦躁、恐惧等负性心理,且多数为复合心态。结论: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对门诊乳腺科患者进行乳腺疾病预防保健指导,以提高患者其知识知晓率,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十分必要。
Release date:2016-09-08 09:56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目的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前的焦虑状况及对焦虑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后的效果。
方法对2012年1月-8月3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进行调查,并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40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试验组采取常规心理护理和专项心理疏导,比较两组术后SAS评分。
结果3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前SAS总分≥40分,焦虑率发生率为83.3%。3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两组SAS评分均为40~45分11例,46~50分4例。术前进行心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术后SAS总分<40分9例,40~45分5例,46~50分1例;对照组患者SAS总分<40分3例,40~45分9例,46~50分3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82,P=0.029)。
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术前行心理干预对减轻术后焦虑是有效的。
-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患者心理干预对照试验,总结早期心理干预在急诊临床中的意义。 方法 将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入住急诊EICU的46例患者,根据就诊单双号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3例。对照组按整体护理常规进行,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行心理干预,通过测量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值,判断心理干预的效果。 结果 患者入住EICU时试验组、对照组焦虑量表基线评分分别为(19.35±5.83)、(19.69±6.03)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6,P=0.948);24 h后评分,试验组、对照组评分分别为(12.00±7.18)、(28.91±9.1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59,P=0.000)。试验组的焦虑评分较入EICU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01);对照组焦虑评分较入EICU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01)。 结论 早期干预对缓解急诊危重患者心理危机有一定帮助。
Release date:2016-09-08 09:26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Release date:2016-09-07 02:14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目的 探讨高龄初产妇临产前的心理状态,了解其负性心理原因,及时给予护理干预,使其顺利渡过围生期。 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9月,将在待产且年龄≥35岁的60例初产妇归为高龄组,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适龄初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高龄初产妇进行产前心理评估及检测血中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 结果 高龄初产妇产前的SAS和SDS评分及E和NE水平,SCL-90量表中总分及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因子分与适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S评分与E、NE水平,SDS评分与E、NE水平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78、0.402、0.384、0.369(P<0.01)。 结论 高龄初产妇分娩前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应根据其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以促进产妇顺利渡过围生期。
Release date:2016-09-08 09:13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摘要】 随着医学模式从传统的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心理因素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虽然肿瘤患者的心理痛苦问题普遍存在,但在临床工作中却常常被忽视。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筛查工具对肿瘤患者的心理痛苦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结合相应的临床表现实施恰当的心理干预和(或)心理治疗,以降低肿瘤患者的心理痛苦水平,提高其生存质量。
Release date:2016-09-08 09:26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目的:调查汶川地震伤员焦虑状况。方法:采用Zung氏自评焦虑量表(SAS)对2008年5月住院的81例汶川地震伤员的焦虑状况进行调查,有效问卷79例。结果:地震伤员焦虑水平(50.25±11.40)显著高于国内常模(29.78±0.46)(P=0.000lt;0.05),存在焦虑的共38例,占受试者的48.10%(38/79),其中中至重度焦虑共13例,占16.45%(13/79);焦虑水平与文化程度(P=0.270gt;0.05)、伤情(P=0.846gt;0.05)及性别(P=0.139gt;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应激情况下地震伤员存在明显的焦虑心理问题,医护人员要重视伤员的心理问题,加强心理护理,促进康复。
Release date:2016-09-08 09:56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目的 探讨功能性排便障碍人群心理评估中心理和情绪的变化。方法 采用SCL-90、SAS和SDS量表对72例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并分析结果。结果 便秘组SCL-90测试的总分以及躯体化、抑郁、焦虑及精神病性这4项因子的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01),2组其余各因子的评分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便秘组SAS和SDS测试的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表明便秘组焦虑和抑郁的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01)。结论 功能性便秘患者不同程度伴随有情绪和情感的异常,因此对该部分患者进行药物干预的同时给予其心理辅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Release date:2016-09-08 10:38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目的 了解定期、规律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快速性心律失常发作频次的减少是否有正向作用及其实际效益。 方法 收集2011年1月-6月30例有快速性心律失常发作史且无心脏器质性病变糖尿病患者,在其入院期间给以定期、规律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比较患者入院前后快速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及效果,并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经过积极、正确的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15 d内再发心律失常次数减少,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前后心律失常发作次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有积极意义,且强调正确、定期、规律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而非仅限于入院宣教和临时心理安慰。
Release date:2016-09-08 09:18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