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回归情况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1年1月-6月10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维持正常的治疗与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提高患者社会回归的护理干预措施。试验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社会回归情况。
结果 试验组社会回归分级1~4级分别为0、15、28、7例,对照组分别为8、24、16、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95,P=0.001)。
结论 护理干预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社会回归情况有明显效果。
Citation:
冉梦晓, 杨倩, 龚琳洁.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回归的效果观察.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2015, 30(1): 135-137. doi: 10.7507/1002-0179.20150035
Copy
Copyright ©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of West China Medical Publisher. All rights reserved
1. |
濮新妹, 姜美娟, 李玉珍, 等.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回归社会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 26(8):35-36, 48.
|
2. |
王祥花, 崔莉, 崔岩, 等.血液透析患者社会回归及生活质量调查[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 15(44):8317-8320.
|
3. |
伊丽安.参与型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回归社会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5(19):61-63.
|
4. |
陶巍巍, 汪涛, 王兰, 等.腹膜透析患者社会回归分级探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6, 21(9):823-824.
|
5. |
王苓, 崔月丽, 周丽敏.家庭支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7, 22(8):739-740.
|
6. |
路蕾, 李艳荣.维持性血液透视患者社会回归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13):300-301.
|
7. |
李墨奇, 寿玉立, 蒲林娟.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回归率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 16(27):3273-3274.
|
8. |
林萍, 邢沈阳.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08, 22(18):1623-1624.
|
9. |
邢伟, 吴艳青, 宋延锋, 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与生活质量[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 15(5):901-904.
|
10. |
聂玉兰, 欧阳秀梅, 刘怡歌.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 31(4):596-598.
|
- 1. 濮新妹, 姜美娟, 李玉珍, 等.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回归社会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 26(8):35-36, 48.
- 2. 王祥花, 崔莉, 崔岩, 等.血液透析患者社会回归及生活质量调查[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 15(44):8317-8320.
- 3. 伊丽安.参与型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回归社会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5(19):61-63.
- 4. 陶巍巍, 汪涛, 王兰, 等.腹膜透析患者社会回归分级探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6, 21(9):823-824.
- 5. 王苓, 崔月丽, 周丽敏.家庭支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7, 22(8):739-740.
- 6. 路蕾, 李艳荣.维持性血液透视患者社会回归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13):300-301.
- 7. 李墨奇, 寿玉立, 蒲林娟.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回归率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 16(27):3273-3274.
- 8. 林萍, 邢沈阳.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08, 22(18):1623-1624.
- 9. 邢伟, 吴艳青, 宋延锋, 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与生活质量[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 15(5):901-904.
- 10. 聂玉兰, 欧阳秀梅, 刘怡歌.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 31(4):596-598.